您好,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!老站,搜索引擎当天收录,欢迎发信息
免费发信息
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> 怒江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宋代人们如何过中秋?文化的传承决定了节日的团圆意味

2019/9/16 19:38:11发布130次查看
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,其中很多都有特殊的意义,比如即将到来的中秋节。
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祭月礼俗。
月亮崇拜是远古时期的一个具有普同性的文化现象,每逢月圆之夜,远古时期的人们都要在广场举行庆典活动,俗称“跳月”,但这顶多算中秋节前期,一直到战国时期,受楚文化的影响,泛舟赏月和青年男女对唱情歌的习才俗渐渐流传开来,中秋节的习俗正式得到了凝聚。
但中秋节真正形成却是与嫦娥奔月这一神话传说紧密相连。
文献中最早提到的嫦娥奔月的神话来源于《楚辞》:
“夜光何德,死则又育?厥利维何,而顾兔在腹”
在这句诗里,屈原提到了月光和玉兔,所以嫦娥的故事最早来源于楚国应该是可以肯定的。
但是,在较早的故事里,嫦娥奔月后并不是以美女的形象出现,而是化为蟾蜍终年捣药,但由于蟾蜍的形象实在无法与人们心中美丽的月亮相匹配,渐渐地,嫦娥就由蟾蜍变成了仙女,故事也越来越完整,寓意也越来越美好,尤其是将其赋予的团圆的意味,更是一代代的流传了下来。
如果说如今的中秋赏月象征了人们对团圆和谐生活的向往,那么古代的中秋节又有哪些习俗?下面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宋代的中秋节。
虽然早在汉魏以后,赏月之风就已经出现,但并不是作为官方节日,其受重视程度远不能和元旦、寒食、端午节相比,就连盛唐时期的《初学记》、《岁半纪丽》都没有对中秋节的记载。
一直到了宋代,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、私人手工业和城市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,人民的物质生活大大丰富了,娱乐活动也随之得到发展,而节日向来都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,全民化的中秋节就是在这种基础上被建立起来了。
那么,宋代的人们是如何过中秋的呢?
1.赏月游街中秋节赏月自是少不了的,在这一天,老百姓以自己的方式欢度中秋,而各大酒楼也会提前重新装饰门面,到中秋节这一天便会张灯结彩,百姓们结伴去酒楼畅饮,街市上堆满鲜花佳果,好不热闹。
“倾城人家,不以贫富,能自行者至十二三岁,皆以***之服饰之,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,各有所期……南宋《新编醉翁谈录》”
除了老百姓,达官显贵也有中秋赏月之好,每逢中秋之日,皇帝都会举行盛大的宴会,《东京梦华录》就曾记载:“近内庭居民,夜深遥闻笙竽之声,宛若云外。间里儿童,连宵嬉戏。夜市骈闻,至于通晓。”
2.观潮“浙江之潮,天下之伟观也。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。方其远出海门,仅如银线;既而渐近,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,大声如雷霆,震撼激射,吞天沃日,势极雄豪。”——周密
钱塘江观潮的最佳时机就在中秋前后,潮头可达数米,十分壮观,所以杭州地区的人们都有中秋赏月的习俗。
但是,在北宋时期,观潮确是被禁止的,一方面是因为那时候的都城在开封,离杭州比较远,受距离限制,皇帝没办法亲临观潮,皇帝自己不能观潮,老百姓自然也别想,所以北宋时期下文明令禁止观潮弄潮。
“盖言弄潮之人,贪官中利物,致其间有溺死者,故朝旨禁断。”
然而到了南宋,杭州被立为都城,每年皇帝和达官贵人都会在中秋之时观潮,观潮的禁令自然就被解除了,不仅如此,观潮之时,还会有专门的水师做“弄潮表演”,“帅府节制水军,教阅水阵,统制部押于潮未来时,下水打阵展旗”就是对水师弄潮表演的生动写照。
钱塘江大潮
3.泛舟赏月泛舟赏月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,根据刘向《说苑·善说》记载:
“夫君独不闻夫鄂君子皙之泛舟於新波之中也。……今日何日兮,得与王子同舟。……”
今夕何夕兮,来源于《越人歌》,就是月圆之夜的意思,这段记载实际说的就是在月圆之夜泛舟赏月。
到了北宋年间,泛舟的习俗沿袭了下来,人们相约在这一天泛舟湖上,一边赏月,一边对酒当歌,填词赋诗,好不舒爽。
4.月饼中秋之夜,月饼自是少不了的。
月饼最早为祭祀之物,也就是在祭月仪式结束之后,人们将做好的月饼献给上天,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。
但那时的月饼并不叫月饼,而是一种圆形饼食,一直到宋代吴自牧的《梦梁录》中,月饼才第一次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出现,那时的月饼和现代的月饼的做法不大一样,据《武林旧事》记载,宋代的月饼是“蒸以做食”,一直到了明清时期,月饼才变得越发的精细起来,种类也越来越多,据崇祯《嘉兴县》记载:
“十五是为中秋,做饼肖月行,曰月饼,有相馈者,取团圆之意。”
此时的月饼,不仅是中秋节必食之佳品,还已然象征着团圆之意。
月饼
纵观宋代的中秋节,和现代的中秋相比也没有太多的不同,但更多了一份节庆的意味,氛围也更加的浓厚。在那个科技落后的时代,中秋节是一个真正的全民节日,人们把酒言欢,赏月赋诗,好不快活。

怒江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VIP推荐

免费发布信息,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-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-2
企业名录